隐秘而又清晰的“等深线”——读刘太白长篇小说《等深线》
2019-08-30 21:26:55
  • 0
  • 0
  • 6

隐秘而又清晰的“等深线”

  • ——读刘太白长篇小说《等深线》

                              杨义祥

    太白兄把他的长篇小说取名叫《等深线》,初听之下,我有点纳闷:等深线是一个地理学上的名词,意即:在水深分布图上,深度相等各相邻点的连线。在地形图上,等深线可表示海洋或湖泊的深度,海底或湖底地形的起伏。一部长篇小说,叫这样一个名字,很显然是一种隐喻。作者所表述的“等深线”究竟是什么?他要寻求一道怎样的“等深线”呢?这样的疑问撩拨着我,我认真捧读了这部小说。

    隐秘的“等深线”与其忠实的捍卫者

    小说是以襄南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故事平台的,主人公为仲裁院院长方原。小说以方原经手办理的几起“典型性”和“非典型性”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为故事主线。一起是恒发水产公司一名员工辞工时,要求公司补发他的年休假工资案件。一起是受南方某大型集团公司富盛集团控股的襄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副经理(代行经理)紫云,诉所在公司无故非法解除其事实上的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案。一起是襄南药业公司612名职工,集体诉所在公司预收录用风险押金和社会保险金没有足额按时缴纳的案件(这是近三年来全省集体劳动争议案件中人数最多的一起,也是方原所在的仲裁院有史以来经办的最大一起案件。)一起是方原的发小同乡同学王腊生和尹桂香诉打工所在的中央华府工程的承建方某建筑工程公司工伤赔偿案。一起是恒发水产公司职工康志顺意外死亡,其家属诉企业经济赔偿案。这些案件既是各色人等呈现自我的平台,也是小说推进故事发展的主线,更是主人公方原能力和性格展示的舞台。它集中揭示的社会矛盾其实是三大类,即:政府与百姓、老板与工人、法律工作者与工作对象。小说集中聚焦这么多矛盾案例,一是它的叙事背景是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平台的。二是作者客观地呈现了当下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矛盾突发多发的真实存在。

    如此众多的社会矛盾,与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努力自然相去甚远。有矛盾且矛盾多发突发,这是客观事实,它是与我们改革开放的特殊发展进程相吻合的。面对这些矛盾,遮蔽和掩盖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也是不实事求是的。那么化解它们的通途与依据是什么呢?作者通过主人公方原的观点和积极忠诚履职行为做出了回答,这就是依法调解或者判决。这也正是小说隐藏在众多案件表象背后的那条隐秘的“等深线”。尽管小说自始至终没有出现“等深线”的字眼。

    主人公方原无疑是这条“等深线”坚定的信仰者和忠诚的捍卫者。这既是他坚定的人生信念,也是他的职业操守。他的众多言论既是他的立场,也是他行为的指南:“进了仲裁庭,无论是谁,地位都是平等的。”“你看还有什么路子比走法律程序更好吗?”“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按照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走,这样才能保证过程、结果都不至于太离谱、而且不怕秋后算账。”“我们只能保证对双方一视同仁。”“我要说的是你们的问题要得到解决,这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应该说,身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的方原,他在职业领域的法律业务知识是娴熟的,他依法办事的立场和态度是坚定的,他处理各类劳动人事纠纷的经验是丰富的,他的敬业精神也是足以让人信任和敬服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官在办案过程中绝对保持客观中立,不护权势,不凌弱者。方原展示了一名法律工作者相当的职业操守与担当。紫云案件中,他没有因为应诉方富盛集团是上市公司,且其分管负责人蓝冬妮是自己的大学同学而偏袒;王腊生和尹桂香案件中,也没有因为二人既是自己的同乡同学,又是事件中的“弱者”而徇私枉法;襄南药业公司集体劳动争议案中,没有因为案件责任重大(本省没有先例)而退缩;康志顺案件中,没有因为省报记者的意外搅局和市领导的误解而闹情绪等等。所谓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从中,一个刚直不阿、正直无私的法律维护者和捍卫者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悲剧的力量

    作者精心塑造的主人公,一个处理矛盾纠纷时时处处以法律为准绳、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的仲裁院长,最后却倒在了血泊中、成为了植物人。这,当然是一出悲剧。这是命运的必然还是偶然?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情节?他要表达什么?要揭示什么?这是这部小说最大的悬疑,也是读者不能不去追问和挖掘的深刻内涵。破解其玄机,需要解剖小说结尾的最后一章,也是全书最为精彩的篇章。

    秤砣虽小压千斤,这是《等深线》最后一章给我的强烈印象。老实说,没有这一章,这部小说将大为逊色。主人公方原倒在了血泊中,这不仅是读者和正义无法接受的,主人公自己也满腹狐疑。他要追问、要寻求真相,要为自己讨一个说法。于是,作者借用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这类大师们的魔幻现实主义笔法,让方原出窍的元神,幽灵一般晃晃悠悠自由自在地穿梭于每一个充满悬疑的空间,展开了讨要说法的追问之旅。

    第三只眼睛看人间、看社会、看自己的梦幻之旅就这样悠然呈现:

    方原的元神游到了大海上,他发现人迹罕至的海面上,漂浮着众多的宝贝,“有玳瑁、有琥珀、有黄金、有白银,有数不清的金珠宝贝。”他身边的熟人:老婆林丽敏、同学腊生和桂香夫妇、律师漆连升、王向东及其老婆、襄南药业的老总徐图,还有蓝冬妮、紫云、段非,就连郭副市长、任局长和下属张文,甚至还包括自己的母亲等等,人人都在拿那些宝贝。他们“每个人的怀里都抱得满满当当的。”“方原冷眼旁观,就发现那些被他们藏起来的宝贝,又重新落入了海底……捞着拿着,他们就会发生碰撞,引起争执,有些人甚至还打了起来。大家争夺得面红耳赤,打得头破血流。”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他们的身份和尊严通通消失了,他们都成了逐利之徒。好一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纷争丑态图。读到此,《红楼梦》里的《好了歌》破空而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恍惚间,方原飞到了高空。整个大地一览无余,但见“有的地方艳阳高照,有的地方狂风暴雨,还有的地方阴晴不定。”背负青天朝下看,伟人的诗句随风而至,“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超越于众生之上的方原好生感慨、好生困惑:渺小而贪婪的人们啊,你们这是——为什么?

    方原继续寻找,他飞到了父亲的墓地,看见妻子林丽敏披麻戴孝,她呼喊着自己的名字,双手却捧着母亲的遗像。母亲看到方原,竟然挣脱了,从镜框中走出来,告诉他是桂香拿东西砸伤了自己,说得方原一脸茫然。母亲的话是对的,方原果然看见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闭着眼,嘴上戴着氧气罩,剃得溜光的头上缠满了绷带,太阳穴那里有一团深红的血色洇透了白色的绷带。”医生告诉林丽敏,自己成了植物人。母亲经受不住打击,当场气绝。儿子方小石孤身一人在省城求学无人照顾。妻子林丽敏悲痛欲绝,孤立无助,整日以泪洗面。年老的岳父(这位前市政协副主席)也只能整天在家里长吁短叹。一场飞来的横祸,竟然将原本幸福、敦实的家庭,砸得人仰马翻、七零八落。原来幸福如此脆弱、如此弱不禁风。

    方原看见一群人走进了病房,是任局长带着全局领导和仲裁院的同事们来看望自己。他们神色凝重,逐一同林丽敏握手,随后是安慰、褒扬自己。说自己很有能力,办了很多大案要案,不仅同事们引为榜样,而且市领导也给予高度评价,自己的先进事迹马上将在省电视台播放。相濡以沫的丈夫竟然如此优秀?这是林丽敏之前不曾认识到的。她一面感谢领导,一面爱愧交加,却又追悔莫及。这是怎样的伤心欲绝?什么叫只有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大概说的就是这时的林丽敏了。可是,这个时候,说这些还有用吗?方原关心的是:如何还回自己的元神?如何换回母亲的生命?如何慰籍林丽敏内心撕裂的伤痕?如何为儿子寻回父亲?如何找回家庭往日的欢乐?罢罢罢,真的是好人不命长,苍天也无眼。

    在去寻桂香的路上,方原看到好多西洋景,“在大街上,自行车明明骑到行车道上去被小汽车撞了……小汽车一定要赔自行车。因为小汽车主显然有钱多了。在小巷,有乞丐四肢残缺,可怜兮兮地在地上翻滚,惹人同情,过路人纷纷丢钱资助。一转眼,那乞丐就在一个角落里换好了体面的服装,大大方方拿着高级手机招摇过市。在商店,店主高叫着大减价,不惜血本。等到人们抢购完毕,店主拿出账本,笑眯眯地看着仅仅一折的进货价,得意地骂道,傻逼们又上当了。在大会上,一个领导大谈反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发完言到厕所撒尿的时候,一个人趁机把一张银行卡塞进了他的裤袋。那领导系好裤腰带后小声说,你的事,我会放在心上的。”好一幅善良无价、骗子横行;商家无道,欺诈有术;官员无德,阴阳两面的“西洋景”。简直要羞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吴趼人老先生了。

    在自己曾经工作的仲裁院,方原看到,年底了,几起农民工讨薪的案子叠压在案上。甲方乙方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缠扯不清,“只有那些农民工可伶兮兮地坐在仲裁院楼下的水泥地上无奈着、愤怒着。”强烈的责任心驱使着他想了解情况,再像过去那样冲锋在前,急人所难。结果那些曾经的属下们忙忙碌碌,根本无人搭理他。自己俨然成了一个多余的人。更有甚者,方原找到曾经的好友漆连升律师,想了解些尹桂香杀人的蛛丝马迹。睡眼惺忪的漆连升竟然拒不相认。“你以为你是谁?即使我以前认识你,那是因为你有价值,请问,你现在还有什么用吗?对我办案有帮助吗?能够帮我赚钱吗?”如此赤裸裸的认钱不认人、翻脸比翻书还快,真是和大洋对岸的那位领导人有得一比。方原的元神也只能瞠目结舌:难道自己仅仅因为伤重住院就已经一钱不值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谁说不是人走茶凉?无论你曾经多么优秀、多么风光,只要你成为了“过去式”,这个世界,就没有你的位置。没有你,地球照样转。

    尤其令人骇然的是,当方原来到秉权律师事务所,找主人王向东夫妇,意欲继续查寻真相时,王向东脱口反问“你不该杀吗?”“我所有的案子在仲裁院都被你判决为败诉,你还不该死……不败诉的案子你也把人搞得灰头土脸的……你以为你会把我们搞下去吗?”当方原在王向东扔过来的《襄南晚报》上,看到王向东利用媒体炒作自己博取名誉时,方原怒不可遏:“这是被阉割了的事实。”“你们就是这样利用所谓事实来运作你们的名声的吗?”得意的王向东一副教训的口吻:“OUT了吧,方大院长。现在普天之下有几个大牌律师不是运用媒体,运用舆论打赢官司,暴得大名,赚得盆满钵满的?”方原厉声质问:“这不是干预司法吗?”“官场上的人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干预司法的事干得还少吗?”满腔义愤的方原再一次张口结舌。

    什么叫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还有比这更深刻的揭露,还有比这更无情地挞伐吗?此等现实主义笔法,以魔幻方式呈现,既体现了作者娴熟的技巧与高超的智慧,又展示了作者强烈的道义担当与良知和勇气。

    倒是见到自己真正的仇敌尹桂香的时候,原本以为自己会金刚怒目的方原,却显得十分平和。这平和与桂香穿越高墙电网的乡村小调有关,与桂香见到自己时的嫣然一笑有关。毕竟,桂香是自己的发小同乡和同学,还是曾经暗恋自己多年的情意之人,也是进城务工的弱势群体的一份子。可是,有什么解不开的结你要置我于死地呢?第一次仲裁,我不是也曾经为你们提供过帮助吗?就因为后来的无理奢望我没有支持你们?可那是于法不公的呀。还有你们也多少应该了解我方原的立场和为人的呀。然而,方原还是愕然了:因为王腊生死了。就在第二次调解失败之后不久。因为调解失败,腊生夫妇不仅没有得到经济补偿,甚至被解除合同进而被赶出工地,也丢掉了工作。这本来是他们意料之中的。偏偏“死心眼”的腊生,在手续交接时要到工地说明细节。结果是不慎从十七楼高空的竹跳架上摔了下来,当场就死了。原本上诉法院之后要做工伤鉴定的,因为主体灭失,一下子就黄了。这时任何稍微的经济补偿也成了于法无据。尹桂香人财两空、欲哭无泪。怀疑是段老板做手脚谋杀了腊生,却是了无痕迹。即便尹桂香想退而求其次,调解结案。对方段老板却得势不饶人。“法院怎么判,我就怎么执行。”此时的尹桂香不疯狂恐怕都不行了。是谁把那些法律程序设计得这么复杂,让我们老百姓疲于奔命?为什么在官场有后台就可以平地起高楼,小小老百姓靠卖苦力谋生也是处处有陷阱?为什么老板们有钱就那么随意任性,在法律面前也能够轻易地穿墙而过,老百姓有理也步履维艰战战兢兢?为什么有钱有势者可以子子孙孙吃喝玩乐逍遥自在,穷苦人却只能世世代代“挖穷根”,甚至要靠戕害自己的身体来改变生活?难道这一切就是挣不脱的“命”?是谁在固化着这个“命”?难道你方原不是其中的一份子?我剩下的只有恨!我要报复!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什么叫“损不足而奉有余?”什么是“无权者的权利?”什么叫“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尹桂香继续陈词:“方原,我不是简单地要你死。我是要让你周围的那些人知道,谁都会做梦,不光是底层的人的梦不容易醒,有条件的人也不一定能够梦想成真。”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是深刻的社会学问题了。这个时候的方原早就忘记了自己来的使命,他不但在内心原谅了尹桂香,反而成了桂香的听众,被引到了尹桂香问题的思考层面了,尽管代价是如此的高昂。这恰恰是方原性格中同情和关爱弱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特质的自觉流露。仇恨似乎是消隐了,可是,尹桂香的质问却凝结成了一串长长的问号。

    方原开始反躬自省:自己到底有没有过错?“紫云一案,自己一会儿同情紫云,应邀和她出去吃饭,暴露了自己对案件的看法,违反了仲裁员不得单独会见当事人的决定;一会儿又想偏向校友蓝冬妮,在正确与错误的裁决之间摇摆不定。王腊生一案,自己最开始就犯了错误,对腊生和桂香许诺调解结果,随意简化程序,给腊生介绍律师。这些都为规定所不允许。襄南药业的那个集体案,自己犯下的过错就更多了。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居然想出了一个什么社保补助费的名目,差一点就让企业出了冤枉钱,助长了过度维权的歪风。”这样一梳理,方原得出一个结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仲裁院长……这让他痛心疾首,追悔莫及……自己过去几十年都白活了,都错了……只配在这小小的斗室里闭门思过,永远沉沦下去。“难怪有这么多人怨恨自己。

    更令人寒心的一幕是,最后一个来看望自己的张文,这个自己倾注了全部心血的曾经的属下,他告诉方原,“因为方原只是病了,到底只是植物人,没有死。所以,局里也不能上报市委组织部免去他的职位。这样就麻烦了。院里原来的副院长原本还等着方原升了官,他好接任院长。现在,他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所以,那副院长就想办法调到外单位去了。如此一来,张文就升任了副院长,而且还代行了院长之责。”张文这次来看望方原,说是来感谢培育之恩,但是方原彻底明白了他的“潜台词”:看他还能活多久。读到这里,是否有些令人毛骨悚然。人情薄如纸,死去万事空。这就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官场,这就是多少人削尖脑袋必欲钻进去的官场,这就是在位时威风八面、去位后门前冷落的官场。

    那么,令人心襟摇荡的情场呢?方原想到了可以称为红粉知己的紫云。方原原以为会有什么戏剧性动作和表情的见面,竟是紫云以一句不冷不热的“你来了?”开场。这位“曾令他在无数次回味中销魂”的女神,此刻“高贵冷艳,凛然不可侵犯。”她“站起身来,自顾自地整理了一下衣袖,把他扔在那儿独自走出了办公室。”尽管方原极尽殷勤地搭话,还指出她内心深处最敏感的软肋,“你的丈夫在不断地背叛着你……他仗着自己有钱,不断在捕猎新的女人……你的精神一定痛苦极了。”女神冷冷地回答,“你理解错了。我们只是生意上的伙伴……我们的夫妻关系只是一个名义,只是生意场上的一种需要……我们在一起是双赢……分开了却是双输。”这,还是当初那个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女神吗?这就是多少人曾经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的爱情吗?这就是我们的祖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爱情吗?当曾经那么圣洁、那么神圣的爱情也蜕变成为了仅仅“只是生意场上的需要,”只是一场输赢的交易,我们真的搞不懂是时代在退步,还是人类自己在退步,抑或是兼而有之?记起了鲁迅先生说的话,“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至此,方原元神的这段梦幻之旅,似乎注定要以沉重和冷酷收官了。我们倒是真的希望这只是他的南柯一梦,是他在恶魔缠身灵魂出窍之后一段恐怖的梦游。然而,它却是非常不幸的真实,是作者和我们不愿意承认又无法否认的真实。所以,我们希望它只会出现在第三只眼的世界里。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魅力。

    小说放到最后,一个直奔主题的命题终于现身。方原的儿子方小石对妈妈讲:“正如你所说,现在,所有人都在忙于赚钱。但怎么赚钱,每个人赚多少钱,怎样让所有人都赚钱,而且让大家一直都赚钱,总要有个规则吧。这就像高考一定要有一条分数线一样。有了这一条线,总要有一群司线员吧。”这不就是小说的名字“等深线”吗?林丽敏显然心有余悸,“你爸爸就是这样一个司线员。他却不明不白地被线两边的人打成了植物人。”儿子却清晰而坚定地回答,“我相信,不久,大家就会发现,我们都需要司线员的。爸爸只是先行者。一个发展中的社会需要先行者。做一个先行者也是值得的。”父子连心,儿子的话让梦游已久的方原激动不已。他的元神挤出了一道微弱的缝隙,就着这道缝隙,他急速地逆流而上,“倏忽之间,他的元神就已经归位。”“那双紧闭着的眼睛渗出了一滴泪珠,那泪珠上闪着针尖大点的光芒。”这光芒不只是照亮了林丽敏母子,照亮了狭窄的病房,也照亮了有些阴晦的人间。我们欣慰地看到:踏平坎坷成大道,长征接力有来人。阴晦狭窄的病房响彻着方小石坚定而洪亮的声音:“您一定会好好活下去的。”

    优秀的作家必须有厚实的哲学功底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有这样一段哲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莎士比亚的名剧《麦克白》中,主人公有一段著名的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是曹禺先生名作《日出》中主人公陈白露的一句谶语。

    “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是莫言在《生死疲劳》扉页上的一段话。

    “ 从某个角度说,作家是为人和人类的记忆与感受而活着。”“因为只有文学,在黑暗中才能发现最微弱的光、美、温暖和诚实的爱。”这是作家阎连科在获得2014年度卡夫卡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讲,名为《上天和生活选定那个感受黑暗的人》。

    列举上述例子是为了说明:哲学修为和积累,对一个作家具有思想奠基的意义。社会的波谲云诡,人性的幽邃诡秘,不是一个肤浅的作家可以穿透的。作家自身思想的深度,总是在不经意中折射出作品的厚度。

    “强权非真理,弱势非正义。”正是《等深线》不经意中滴漏的思想的珍珠。

    强权非真理。郭副市长在不经调查核实的前提下,先是听闻恒发水产公司董事长郑恒发告状,无理批评仲裁院的做法影响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后又单凭网络上发布的帖子,就认定方原与省报记者洪菲串通,发布虚假信息,影响政府形象,进而责令方原离开案件调处小组,听候发落。有权就这么任性。

    富盛集团高层主管蓝冬妮拿自己惺惺相惜的闺蜜紫云开刀,是她所效命的富盛集团瞄准了暴利的房地产行业,意欲投资转向,因而其控股的襄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即便代行销售经理紫云做得再如何风生水起,也注定不会得到重视。何况支持徐图、紫云这类“座山虎”们把襄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做大,对于“行山虎”的富盛集团首脑们来说,不仅是不值得庆幸的事,反而还潜伏着某种无法掌控的隐忧。因而玩弄“潜规则“,暗箱操作高层主管人事变更,既陷紫云于微谷,又葬送了襄南药业公司大好的发展机遇。有权就这么任性。

    弱势非正义。尹桂香仅凭自己的推断,“同样是人,为什么别人的成功那么容易?……那个段老板呢?就因为他有一个姐姐嫁给了另一个大老板,他就摇身一变,成了老板,面对二十万,就可以脸不变色心不跳?……但作为常人,他们为什么就没有机会呢?……一对农民工夫妻,只有卖命的机会……”想到自己进城务工的初衷就是寻找机会、改变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她断然撕毁前期调解协议,随后狮子大开口,索要精神损失赔偿费,导致调解失败。这不仅断了自己的退路,也把方原置于难堪的境地。弱势就可以想当然行事?

    康志顺家属李老师、黑皮、李玉枝等人明知康志顺乃吸毒而死,却仗着“人死为大”的陈腐观点,找企业“碰瓷”,不仅借故私设灵堂、煽动亲友大闹水产公司,还打伤维护警察、扰乱庭审纪律、威胁仲裁人员。弱势就可以装聋作哑借题发挥耍流氓?

    这里,一幅雾非雾、花非花的世相百态,客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家的勇气、担当以及哲学思考赫然显现。这当然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一直认定一个观点:大作家必须是哲学家和思想家,或者必须有深厚的哲学积累。没有思想的小说,承载不了历史的厚重;缺乏哲学功底的作家,揭示不了社会和人性的深度。只要检索一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录,就会发现,罗素、加缪、萨特等哲学大师赫然在列。那些即便不是哲学家的优秀作家,自身也一定有厚实的哲学基础,作品也一定具有思想的厚度。

    筑牢哲学根基,它会为有追求的写作者打开一扇通往峰巅的通道。

(简介:杨义祥,笔名雪峰。省作协会员,潜江市作协副主席。有百余篇诗歌、散文、评论等散见于《中国校园文学》《黄河文学》《长江文艺》《长江丛刊》《诗歌报》《诗选刊》《曹禺研究》等;有五十余篇时评散见于“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人民网”“网易”“中国社会科学网”“南报网”“大河网”等。出版诗歌散文集三部。

通联:中共潜江市委党校;手机:15572871066)

2018年9月5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